“平心静读”青年教师读书营线上学习资料(第九周)
崔允漷: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新”在哪里?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我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绘制育人蓝图。
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实施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会带来哪些新变化?
小学初中的课堂教学如何与高中更紧密衔接?
新教材使用后,老师未来的教学方式将有何变化?
如何对学生进行与新教材相对应的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崔允漷,曾在“聚焦新课程 探究新评价”主题研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新教学“新”在哪里》。
各位校长、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想把话题稍微扯远一点,从新时代、新课程、新教学的思路来跟大家分享。
新时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花了70年,接下来就是要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我们亟须解决什么问题?我想说的是国民素养问题。
我讲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上海中心是以龙为意象的,但“上海龙”是谁设计的?它不是我们中国人设计的,是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是地标性建筑,是以“凤”为意象的,其初始概念是法国建筑设计公司的,不是我们自己设计的。
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创意+美感。
创意、美感,靠高考考得出来吗?高考考不出来,就不重要吗?
我们有没有想到,光有钱,如果没有创意,只是土鳖;光有钱,如果没有美感,就是土豪。
所以,中国要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亟须要解决的就是国民素养问题。
高中的新课标已经颁布了,按计划,义务教育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也会在近期推出。新修订后的课程有哪些突破?
新课标突破之一,就是强调核心素养。
我们讲了素质教育那么多年,为什么现在要讲素养、不讲素质了?素质跟素养有什么差异?
素质是教育话语,它既包括先天因素,又包括后天习得;素养是课程话语,素养是后天习得,一定要经过学习而逐步养成的。
再讲具体一点,比如,开汽车很重要的一种素质是方向感。然而,最优秀的地理老师也教不了方向感,方向感是一种素质,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但地理老师教不了方向感,不等于地理老师没饭吃,地理老师可以教另外4个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所以地理老师照样可以育人。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而且以核心素养为纲。那么,以核心素养为纲,是不是之前的三维目标就不好了吗?
事实上,20多年前,三维目标就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第一,20年多前我们就没有讲清楚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维目标是什么:知识与技能(双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线老师一操作、有些专家一操作,就变成三条或三类目标。
第二,三维目标从逻辑上不是一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像是举例说明。
所以,我们这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
第一,核心素养不是学科专家的素养,是公民的素养、每个学生的素养。
第二,素养不是不要知识,学科知识学习必须要学校来完成,学校是学习学科的地方,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
第三,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了知识或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核心素养不是不能评价,核心素养一定要可教、可学、可评,不能评价的就不是目标。
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是学业质量。
2001、2011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就是知识点标准,这在当时也是里程碑式的进步,它超越了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专门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因此新课标除了内容标准,还有学业要求,再加上学业质量。
什么叫学业质量?考试分数就是学业质量吗?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不是知识点学习之后的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什么中考高考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就是考学业质量综合表现、考学业成就表现。原来的那种基于知识点的“双向细目表”,如以“狗”为例的话,那种“狗头”考了解,“狗身”考理解,“狗尾巴”考简单应用,学生得了100分也不知道什么是“狗”……这种做法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学业质量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第三,学业质量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
新课标会带来怎样的新教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非常明确,新教学将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
第一,坚持素养导向。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不只是关注知识点。知识点目标是阶段性目标,是小步子、小阶段的目标,现在倡导要关注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或运用,强调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换一句话,目标要关注“一只完整的狗”,而不是分解开来的“狗头”“狗身”“狗尾巴”。
第二,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实现的,也不是靠听讲就能培育出来的,要强化学科实践。比如地理强调地理实践,反对以前用“不着地”方式学地理,即人跟地是不接触的,整天在地图纸上画来画去做作业。
再比如科学,我们要反对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什么叫不科学的方法?不科学的方法,就是不做实验,物理不碰物,如何能知道物之理;化学不见化,不做实验嘛,看不见变化,这还叫化之学吗?生物不懂生,教了学生什么是细胞、什么是遗传、什么是ATP,但考了100分都不知道什么叫生命观念。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强化学科实践。
第三,推进综合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更要关注综合学习。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推进跨学科学习,建设综合课程。
在新课标中,每一门学科都被要求花10%的时间来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材层面必须要保证将10%的跨学科内容设计出来。
最后就是落实因材施教,我们已经富起来了,已经解决了每个人的读书问题,即面向人人的问题,现在要考虑如何“适合每个人”,即要落实因材施教、因人导学。
围绕这些改革方向,我再简单讲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学习逻辑需要融合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
我们以前一直在两极端“争吵”,站在生活的立场批判学科,站在学科的立场批判生活,所以课程都是钟摆,现在要思考怎么站在学习的立场上来思考这个问题,
学科逻辑是什么,就好比把一只“狗”进行分解,先学狗头再学狗身、狗腿,最后学狗尾巴。狗头考了解、狗身考理解,狗尾巴考简单应用。学完了、考完了,但考100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狗。
生活逻辑是什么,狗是一种动物,再来说说狗有什么用,画一画狗。
生活逻辑是先认识狗、看狗是狗,学科逻辑是看狗不是狗,学习逻辑应该是看狗还是狗。教会学生狗头、狗身、狗尾巴还不够,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学习逻辑是进阶取向,依靠整合论,期待通过习得的过程,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
第二个观点: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
现在的素养目标包括创意实现、形成美感、确立观念、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制作产品、形成作品、编制方案,不是了解什么、理解什么、记住什么,这些都是阶段性目标、过程目标,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素养目标。
因此,老师的教学必须要改,不改,达不到这种高阶位的目标。这样的高阶位的素养目标倒必教学必须要采用“大单元”,大单元的表征之一就是有一个组织者,即通过所说的大观念(大概念)、大问题、大项目以及大任务,通过这样的组织者,把单元内容、学习结构化。
所以新教学可以总结为简单的四句话:
第一,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老师设计课程的时候、实施教学的时候要看到素养目标,要看得到“人”。要把“想得到的美丽”(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转变成“看得见的风景”(课程标准),然后再明确“走得到的景点”(教学目标)。
第二,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内容、不仅是换教材,还要换学习方式,要从“单元”整体的视角设计课型,而不是老在“一课时”中思考学习方式变革。
第三,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一定要从真实问题解决进行评价,而且测评要体现进阶,不能整天“原地脚步练习”。
第四,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线上学习已经实施了20多年,以及去年大规模的线上学习也证明,光靠线上学习是靠不住的,哪怕人工智能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线上有线上的优势,线下面对面有面对面的优势,所以未来的学习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学习。
将来,这个四个方面会是教学的关键。
第三个观点,教师编制学历案。
课程的所有设想,都是靠做出来的,老师上课的第一步是备课,备课怎么备?我们这几年都在做课程视角、学习立场、单元设计,简单地讲,原来的教案都是写老师自己要做什么,比如第一步导入、第二步创设情境、第三步讲新课,主体全部是老师。这有什么问题呢?这有八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教案的立场是老师,不是学生。医生写处方从来不写自己要做什么,都写病人要做什么。老师现在备课都在写自己做什么,我们的工资就比不过医生,因为医生是以患者为中心,老师的教案是写给领导看的,以自己为中心的。
第二个问题,教案的单位是课时,而不是学习。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老师拿工资靠什么?是靠有没有教过拿的,还是靠学生有没有学会拿的?我们设计的教案,应该是我们怎么教,还是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才能学会呢?老师要把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进阶过程设计出来。
还有,老师花那么多时间写出来的教案或PPT,下课之后学生有吗?花那么多时间做出来的PPT只是课堂上展示一下吗,课后有没有给学生?周末学生想回忆一下这个星期学过的内容,他到哪里去找?
为什么不把编制教案的时间,用来编制学历案,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学生复习时可以作为参考?
所以,我讲的学历案定位是这样的:
第一,学历案是一个专业的助学计划,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好教材,支持学生帮助学生学好教材用的教育方案、专业计划;
第二,学历案是认知地图,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学习路径;
第三,学历案是学习档案,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可反复查阅;
第四,学历案是互动载体,是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文本;
第五,学历案也是监测依据,利用规则抽样,了解学科学业质量情况。
学历案的设计,还要包含6个要素,这6个要素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评价任务放在第三步,是关键,其意义有三个方面:
第一,有目标一定要有评价,有目标没评价就等于没目标。没目标的教学,就像“女生逛街”,学校教育不能整天带着学生去逛街,对不?其实,课堂教学非常类似“男生逛街”,目标意识非常强烈。
第二,目标之后写评价,可以核查已写好的目标,避免目标假大空。
第三,便于把评价任务嵌入后续的学习过程,做到教学评一致。
最后,学后反思是重点。如果将学后反思设计好,就能实现“教下去的是技能、留下来的是素养;教下去的是课文、留下来的是道。”
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作者:崔允漷 第一教育)
张华:新课标,到底新在哪?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新课标的发布,让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给学校、校长和老师提出了全新挑战。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理念的延续发展,更是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继承与超越。本次修订的根本任务是构建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新体系,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本轮课程改革我们怎么定位它?我认为可以定义成第九轮课程改革,因为它不是一次修修补补,是试图深度改革当前的课程结构、教学形态、评价方式。
一、课程改革的五个大概念
课程改革的五个大概念为: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这是在课程方案当中所写的,素养导向、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三大核心原则的展开。如果把这五个观点理解透了,我们就有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宏观图景。
二、未来教育观: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时代
所谓未来教育观,就是主张教育面向未来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并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高级能力、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
面对当下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是在课堂上灌输稳定的知识,唯一的答案,还是让学生们去通过探究不确定的问题解决,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发展去应对不确定时代的能力?我们要秉持未来教育观,不只是让教育去准备未来,更重要的是让教育更好地适用于现在,因为人是不可能生活于未来的。未来教育观对中国教育的最大挑战,就是教育人一定要意识到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布置练习、组织考试,这种做法正在逐渐被淘汰。
如今互联网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去中心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时代,已经来到了身边,我们再用旧的方式来学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高中还是义务教育,都是在创造信息时代新的基础课程体系。
在未来教育观下,本次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理念可以归结为四点:
第一,课程人性化。教育是人的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因此人性化是教育的核心因素,随着教育人性化日益成为教育的主流,课程的人性化也成为教育的焦点。
第二,课程“共同体化”。今天是高度合作的时期,协作交往成为最基本的核心素养,要使学生过共同体的组织生活,在交往与协作中学习。
第三,课程创造化。今天我们必须要摆脱标准答案、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把自由创造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方式。
第四,课程信息化。构建体现信息时代特点和信息文明要求的课程体系,把信息精神、信息文明渗透于课程始终,跨越时空、距离和人交流。
这是时代的新要求,这些理念也渗透到了新版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当中。
三、核心素养观:解决真实问题
核心素养观要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观和未来教育观紧密相连,社会变得高度不确定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必须要去培养高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至少要拥有三种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思维。
还有一个更加基础的思维,叫作概念性思维。它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无论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在关系当中进行的,协作性思维使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融为一体。概念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性思维,就是我们乃至全世界都在追求的素养。课程方案对核心素养的解释,蕴含的就是解决真实问题能力,就是一种高级思维能力。
在核心素养观的引领下,国家课程目标主要变化是三点,第一,课程目标开始走向整体性,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第二,课程目标具有高级性,我们未来不是要让学生先掌握知识技能,再去解决问题,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能力,关注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的思维。第三,既然一开始就要关注高阶思维能力,那么我们的课程目标就要有进阶性。理解和知识技能不一样,知识技能是掌握式的,掌握了就结束了,而理解是程度性的,永无终止。
因此,究竟什么叫作核心素养?
杜威37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又叫杜威学校,他把一年一年的教室转化成工作坊,让孩子们在做事当中解决真实问题,发展能力。今天一些比较先进的国际学校里,7岁儿童就开始探索一个主题:“通过发明和发现取得进步。”孩子们要设想,假如要过一天原始人的生活,没有衣服,没有房屋,没有工具和生活用品,没有火没有食物该怎样生活?要以原始人的身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从事实验制造、装饰设计和发明。然后孩子们就开始角色自居,“我是黏土探索者”“我是火的发明者”,在实践当中学习计算、测量、阅读、艺术,把思想表现为优美的具体形式,这都带有一种概念性理解。这种能力就是核心素养,就是把三维目标融合起来,回到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高级能力和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对我们课程目标的主要改变,就是走向新三维目标。
第一,大观念。新课程目标增加了我们老三维目标中没有的大观念,即概念性理解,也就是要找到一门课程当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理解。老师们要学会提取核心概念,建立联系,形成大观念,扩张到单元当中,基于从大观念中引出的引导性问题,设计一个真实的任务,并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知识。
第二,新能力。将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景,完成真实任务,从事真实实践的做事能力与品格,这叫新能力。
第三,新知识。要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键学科事实和知识技能。这个新能力是做事的能力和技能,新知识是活的知识,无论新能力还是新知识,它背后是看不见的大观念。
四、走向理解性教学
理解性教学观认为知识的本质是理解或问题解决,教学即选择少而重要的学科大观念,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学科大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经历真实实践,产生个人理解。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理解。
教育长期以来最大的误解,是对“理解”的误解。因为理解是最难的,为什么理解性教学这么重要?因为理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动物没有理解也不会误解。人是理解性的动物,人也最容易误解,容易产生偏见,偏见甚至会导致冲突、战争。所以我们要培养面向未来的人,就一定要重视理解性教学观。
在理解性教学观的视角下,什么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打个比方,就是让老师像教篮球、排球、钢琴、舞蹈那样去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认知性学科。假如学生学篮球的时候,整整齐齐坐在篮球场上做篮球习题,而不是到篮球架下去训练和打比赛,谁看了都觉得可笑,但人们却不认为学数学的时候天天做题可笑,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不足的根源,因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通过表现发展的。学生要获得概念性理解和核心素养,就要亲自去探索、体验、表现,不要怕走弯路,就像学生打篮球一定会摔跤一样,学生也要“亲自”去学语文和数学。所以我想在表现理解中发展理解力是素养本位课堂的总原则,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实际表现。
那么老师要怎样走向理解性教学?
首先,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具体化,提出深度学习有意义的单元主题。老师们拿到一本教科书以后,千万别机械地按照教科书的顺序来教,应该把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具体化,提炼出具有深度学习意义的单元主题。
其次,教师要围绕单元主题提取核心概念,形成可普遍迁移的大观念。有了单元主题以后,一定要明确和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的核心概念。但同时老师们将来要习惯围绕这个单元主题就提取提出大观念核心概念,这是最难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老师往往习惯提取知识点,不善于凝练核心概念。因为核心概念不能通过分析,感觉经验而获得,也不能通过汇集知识点而获得。概念是思维的自由想象,老师必须根据单元主题探究的需要,以及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独立而富有想象力地提出核心概念。
再次,围绕单元主题内容和大观念提出贯穿始终的引导问题。有三类引导性问题,第一类实质性问题,有对错之分的。第二类概念性问题,这是有大观念引出来的,这是自始至终的。第三个叫作争议性问题。比概念问题更加开放,用于实践当中的提升到哲学高度的问题,三类问题贯彻始终,以概念性理解为核心。
最后,围绕大观念和引导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设计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亲身经历知识的诞生和应用过程。我们一定要把学习变成一个这样的探究活动,这个活动当中形成一种问题解决过程的展示。
五、跨学科学习,怎么跨?
走向跨学科学习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所谓跨学科学习观,即认为学科是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日常生活当中逐步分化出来的,学科与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的心理经验存在内在联系。
学科边界可以渗透,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因为知识是一个整体,世界生活是一个整体,人的心理经验是一个整体,学科和知识见解也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和关系性。学科边界是相互渗透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跨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既是发展学生批判意识和自由人格的要求,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条件。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如果学生只熟悉一门学科,比如说一位学生拿出所有的精力来学习数学,数学可能会害了他。所以,孩子们如果要获得自由人格和认知发展,就要跨越学科学习,用多元智能认识世界,进而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像专家一样思考,向其他学科跨越发展。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自由人格。
我们可以把跨学科学习分为三类:多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超学科学习。打个通俗的比方,多学科学习就像是拌沙拉,原料之间层次分明;跨学科学习就像是鲫鱼炖豆腐,食材之间相互融合,是一个整体,但内部有主次之分;超学科学习就像做蛋糕,牛奶、鸡蛋、糖这些原料都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如何走向跨学科学习?根据年龄阶段,在一二年级进行超学科学习,弱化学科边界,逐步走向跨学科学习,老师们可以根据课程方案里要求,每门学科都要拿出10%的内容设计跨学科学习。建议老师每学期把两个以上的学科合在一起,共同设计一个跨学科学习单元。所有学科领域都走向综合育人,和生活相联系,和实践联系。可以每学期拿出10%的时间,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一个跨学科的单元学习。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我们的课程创造性、教学的创造性,关键是可以培育核心素养,无论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课程核心素养,都是需要跨学科的。
所谓“表现性评价观”,即认为虽然人的核心素养与外部行为的表现存在本质区别,但二者也存在内在联系。核心素养是行为表现的依据与引领,行为表现是核心素养的“出口”与发展途径;核心素养只能通过植根于情境的“表现性任务”而评价,标准化测验则鞭长莫及;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既是评价过程,又是教学与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持续表现核心素养而发展核心素养。
六、教师怎样进行表现性评价?
首先,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中每学段课程核心素养的表现及相应学业质量标准,形成表现性评价的整体视野和宏观图景。
其次,教师要根据单元主题内容中蕴含的“大观念”及核心素养目标,联系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开发植根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并根据学生对“大观念”的理解水平和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研制出“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规,以评价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后对“大观念”的理解水平及核心素养发展状况。
再次,教师要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价量规转化为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活动,体现“表现性任务”的累积性以及核心素养的进阶性和发展性。
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读新课标,还要对文本逐字逐句地读,读出本义、读出深意、领悟精髓,努力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
(光明社教育家)
青年教师学习感悟
新课标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全新的变化,例如对素养培养的强调。有别于素质,素养需要后天的培养学习。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三维目标融为一体,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时运用的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体会知识的现实意义。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质量,而实践也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可谓一举两得。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养成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思维,获得成长。(唐尧)
阅读了这两篇文章,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对新课程所蕴含的创新理念和前瞻视野充满了敬佩。新课程提出的未来教育观,是应对充满不确定的时代的,因此老师不应该仅仅在课堂上教授固定答案的知识,而应该发展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思维。我们的教学要走向理解性教学,让学生到真实的情景中去,经历真实的事件,从而产生个人的理解。有时在课堂上,情景的创设可能并不如意,我们也可以走向跨学科,学科的界限其实不应该那么明确,任何学科都可以有美育、德育等相关的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王诗梦)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它是对以往改革的超越,从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组织到评价全方位革新。未来教育观促使教育适应时代,核心素养观聚焦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理解性教学观强调实践理解,跨学科学习观打破学科界限,表现性评价观关注素养与表现的联系。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高要求,我们需深入领会新课标,革新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发展,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苏杰锋)
阅读完这两篇文章,我对新课标改革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时代发展,课程标准也要不断更新理念,相较于改革前的版本,新课程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训练。落实到课程目标上,就是“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这三项强调教师要学会提取核心概念,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由点及面达成知识迁移的目标。同时,相较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新课标注重将知识技能运用于真实情境,脚踏实地认真实践。此外,知识是活的、不断更新变化的,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才能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徐旖晴)
阅读文章后我了解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这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更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哦。它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这也需要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新课表强调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这可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哦。它意味着教育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相信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张洁)
教师读书活动不仅是读书分享,更是教育智慧的交融。让我看到教师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教育的热忱。他们用这种方式提升自我,无疑会将更多的智慧传递给学生。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基石,而交流则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阅读中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书籍,标记出令自己深有感触、有所思考的段落,比如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对创新教学方法的部分做好笔记。同时,梳理自己的观点,比如对书中理念是完全赞同,还是有部分质疑,并且整理出理由。交流过程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自己从书中收获的知识对教学实践的启发。(朱淅园)
阅读两篇文章后,我发现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学习。新课标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拓展,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标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同时,也要注重跨学科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徐雨秋)
阅读有感:义务教育阶段更关注综合学习,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落实因材施教。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然而在新课标中,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主动参与和探索。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思考者和独立学习者。课堂上大胆让学生以小队的形式讲一讲今天的内容以及自己总结的重点知识,这种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实质性。(沈伊伊)
崔允漷教授在《新教学“新”在哪里》的报告中详细的阐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两大突破:一是强调核心素养,二是突破是学业质量。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的素养,是后天习得的,通过整合三维目标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而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围绕核心素养,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从而主动地进行学习,鼓励孩子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用丰富的互动形式,实现互动课堂。(翁吴倩)
读了《张华:新课标,到底新在哪?》我对其中的“核心素养观:解决真实问题”有所体悟。我一直认为知识的作用就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大部分人都觉得教材是高屋建瓴的,学之无用,仅仅是用来考试的。此次张华老师提出将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景,完成真实任务,正是教学中最不可缺少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增加了他们对真实世界的体悟,使他们脱离象牙塔,走向更真实的世界,了解更实用的技能。(周晴瑶)
新课标提倡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在过去的教学中,各学科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小围墙,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分割式的。然而在新课标中,崔所长强调了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科成为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也能够跨越学科的边界,获得更全面的知识。这种综合性的方式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需要了解更贴近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翁燕芳)
新课标的新在于创新,创新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更新,更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跨学科整合、实践性学习等方式,新课标的创新激发了我探索未知的热情,让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我感受到了教学不再是被动实施,而是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这种创新教育模式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创新之门。(雷俊伟)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老师们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如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研。学生们本就处在不同的社区,观察生活,记录下身边的人和事。回到课堂,他们要将所见所闻转化为生动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沈俐)
新课标突破之一,就是强调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而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素养。它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因此,核心素养的评价是必要的,它应该是可以教授、学习和评估的。只有可以评价的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总之,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性的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学了知识或技能之后能够做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它不排斥学科知识,而是要求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周梦婕)
张华教授对新课标的深度解读,让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程改革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未来教育观、核心素养观等五大概念,为我们描绘了教育的全新图景。面对不确定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钱菲)
未来教育观对中国教育的最大挑战,就是教育人一定要意识到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布置练习、组织考试,这种做法正在逐渐被淘汰。如今互联网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去中心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时代,已经来到了身边,我们再用旧的方式来学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高中还是义务教育,都是在创造信息时代新的基础课程体系。(余琴)
读了这两篇文章,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教学中,我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探究中提升语文能力。今后的课堂中,我会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情境教学等。另外新课标提倡跨学科学习,如何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升语文素养,是我需要深入探索的领域。我会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周怡婧)
读了张华的新课标,新在哪里,感受: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新课标还要求教师与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紧密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裴晶晶)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了教师们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实现好的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呈现好的课堂。如何优化课堂效果?这是一个需要反复钻研深入的问题。教师自身必须要提升素质水平,寻求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其中,阅读绝对是值得一提。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气质与修养,以身作则。而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活动。在书香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多样的文化渗透,也能学习到平时课堂中接触不到的知识,拓宽眼界。(冯依晨)
阅读完两篇文章,对于课标我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先,新课标对教育目标进行了全面梳理,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其次,课程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课标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强调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新课标还增设了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理论,联系现实进行教学。(成阳)
读了张华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受益匪浅,核心素养观要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观和未来教育观紧密相连,社会变得高度不确定了,我们怎么办?我们必须要去培养高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至少要拥有三种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思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文化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真实的问题,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吴雨甜)
在深入阅读了张华教授对新课标的深度解读以及其他教师的读后感后,我对教育改革的理解更加深刻。新课标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它强调未来教育观、核心素养观等五大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图景,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在不确定的时代中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沈晓怡)
崔允漷认为新教学的核心是核心素养。他强调,新课标的一大突破就是凸显了核心素养,即课程育人。崔允漷指出,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需要情境和反思,并倡导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他提到,现在的素养目标包括创意实现、形成美感、确立观念、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制作产品 、形成作品、编制方案等,这些都是高阶位的素养立意取向,而不是低阶位的内容为纲取向。因此,新教学需要超越“课时+知识点”的目标站位,走向由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从而真正实现素养本位的教学。(陈王洁)
在阅读张华教授关于核心素养的观点,特别是他强调“解决真实问题”的论述时,我深感启发。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我们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是复杂且多变的,单纯的知识储备并不足以应对。张华教授提出的“解决真实问题”,正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挑战,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他的观点还引发了我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真实问题呢?我认为,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同时,我也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张宇婷)
读完这两篇文章,我对新课程标准又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新课改中的核心素养尤其的重要,那核心素养是什么呢,是一种能力,一种让学生能真正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我们的课程目标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贯彻新三维目标,让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现出新课标,也教出新高度,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真正的成长。(沈世杰)
读了崔允漷: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新”在哪里?这篇文章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一个观点学习逻辑要融合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让我想到在数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数形结合,利用图形的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使“数”与“形”各展其长、优势互补,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完美地统一起来,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王冰洁)
阅读完张华教授对于新课标的解读,让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的核心在于其全面性、前瞻性和创新性。新课标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更重视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思维。同时,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这种转变体现了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为我们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提供了有力支撑。(王静怡)
读完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崔教授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实践的独到见解。他的观点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向,也为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观鼓励教师采用更多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不应只关注知识点的传授,而是要关注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朱晓珍)
崔允漷教授对2022年版新课标的解读,为我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以下是我对这次解读的心得体会: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核心素养。崔教授指出,新课标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首次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变化不仅让教育目标更加清晰,也使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崔教授的解读让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推动教学变革的顺利进行。(於婧)
读了张华的《新课标,到底新在哪里》,其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跨学科学习观,跨学科学习就像鲫鱼炖豆腐,食材之间相互融合,但内部有主次之分,这样的解释通俗易懂,以往我们都习惯了学科的边界化学习,就像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自己学自己的,但是现在我们要综合育人,和生活联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钱陈裕)
崔所长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新”在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学业质量的重视。新教学强调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关注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倡导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这种教学方式不再仅仅追求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的提升。通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素养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素养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周子倩)
崔允漷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新”在强调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关注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或运用,强调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新教学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包括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这些改革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国民素养,使教育更加贴近基层,更加突出实用性。新教学不仅要求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和方式,更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沈祎菲)
阅读了张华教授关于新课标的深度解读,我对新课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新课标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全面升级。未来教育观、核心素养观、理解性教学观、跨学科学习观以及表现性评价观,这五大概念为我们勾勒出了教育的新蓝图。
其中,文中提到了“未来教育观”,我十分认同。教育应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能再按部就班地灌输知识,而应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同时,跨学科学习观的提出也让我眼前一亮。它打破了学科壁垒,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鼓励学生用多元智能认识世界。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努力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文杰)
新课标的新体现在多个方面,这些方面涵盖了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到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从主动学习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从教师角色的转变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再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国际视野的拓展以及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体来说,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意味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则打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朱豫)
崔教授认为编制学历案是非常重要的。“学历案”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所经历的全过程,它的构成要素有单元名称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和学后反思。编制学历案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特点,以便学生读得懂。此外,学历案中需要“留白”,供学生学习时记录,留下学生真实的痕迹,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互动载体。(王静丽)
崔允漷教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进行了深入解读,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新教学强调素养本位,关注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倡导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通过大单元设计等方法,新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教育者,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王淇)
读了两篇文章,我对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而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需要精心设计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周心怡)
读完张华教授的文章后,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核心素养观旨在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前,核心素养观和未来教育观紧密相连,社会变得高度不确定,我们必须要培养高级思维能力,换言之,至少要拥有三种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思维。核心素养对我们课程目标的主要改变,就是走向新三维目标——大观念、新能力和新知识。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融合起来,回到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高级能力和理解能力。(李文倩)
通过阅读张华教授的观点,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张又方)
新课程是指与传统教育课程有所不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强调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多元评价方式。三维目标的整合: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这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知识的主体。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新课程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多元评价方式:新课程实行多元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金娟)
崔允漷教授在《新教学“新”在哪里》中讲到大单元教学和学历案,那么大单元教学与学历案结合,能发挥更大的教学优势。在学习主题上,学历案以大单元主题为核心,整合多课时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大单元目标细化,涵盖知识、技能、素养等多维度。评价任务围绕大单元教学的总任务和各分课时目标设计,全面评价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表现。检测与练习从大单元整体出发,设计综合性题目,强化知识关联。学后反思聚焦大单元学习体验,助力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何晓洁)
课程理念更新,从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实践体验,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让学生自主规划探究项目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能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整合,促进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更加频繁和深入。教师在理解性教学中会通过提问、引导、反馈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胡越青)
读了崔教授的文章,我深受启发。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提问是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最主要的互动之一,一节课的效率与课堂提问是否恰当密切相关。联系教学实践,会发现一个细节,高明的老师喜欢“不问而问”,为什么呢?第一,使提问的语言更加简介.课堂上不仅有语境的存在,学生也明白老师到底要问什么。第二,更具有启发性.学生可以顺着老师的话语思考,没有疑问词的出现,使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流畅。第三,体现了课堂的平等。形式化的提问连续发起,会产生厌烦之感。而这种提问语言使用使教学氛围民主和谐,发扬了民主教学。(孙静娴)
崔教授主要介绍了高中新课标修订的突破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核心素养的强调标志着教育从注重知识技能向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转变。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使评价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能力。新教学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这些改革方向将推动教育从传统的知识点教学向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陈杨)
第一篇文章深入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新教学的“新”,也给我带来诸多启示。首先,核心素养的强调让我认识到教学应从关注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注重能力、品格与价值观的塑造。学业质量标准的提出则提醒要重视知识综合运用,改变单一以分数衡量的方式。
在教学改革方面,素养导向要求教学结合真实情境,学科实践促使加强实践活动,综合学习推动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学习,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差异。学习逻辑需融合生活与学科逻辑,避免教学的片面性。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新颖,通过大观念等组织者构建单元,实现深度学习和进阶测评,借助线上线下智能系统优化教学。这些理念都为我们今后教学指明了方向,值得深入学习和实践。(汤晓玲)
核心素养是与三维目标紧密融合。能够回到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高级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育中,又该如何体现?比如,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描写春天的课文时,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讲解上,而是带着学生们来到校园,让他们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孩子们看到了嫩绿的小草、盛开的花朵、忙碌的蜜蜂,听到了鸟儿的歌声。回到课堂后,他们纷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在这个过程中,既掌握了字词知识,又提升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之情。
又或者在学习童话故事时,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培养了同理心,也在表演中锻炼了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张雅琼)
读完张华教授关于核心素养与理解性教学的阐述,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走向理解性教学”这一部分,张教授倡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应当像教体育那样去教认知性学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未来,我将尝试更多地运用这种方法,让我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设计更多基于真实任务的教学活动,让我的学生们能够在探索中成长。(王苹)
新课标“新”在哪,读完两篇文章,我的感受是符合新课标的教学应当是以任务型探究型的教学活动为主的,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未来可能遇到的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创设机会,让学生能够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策划、实施到展示成果的全过程都由学生主导。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锻炼团队合作、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张怡婷)
读完两篇文章,我感受到新课标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促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新课标还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后,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吴宇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坚持素养导向,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点。例如,通过大单元教学,以大观念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度学习,如进行主题写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可编制学历案,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习目标和路径,记录学习过程,作为互动载体和监测依据。学后反思也至关重要,促使学生将技能内化为素养,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刘小丽)
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英语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英语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徐菁霞)
张教授的文章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文章中提到社会变得高度不确定了,我们必须要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概念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协作性思维,就是我们乃至全世界都在追求的素养。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观也要与时俱进。(钱佳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其确立的四大课程理念——课程人性化、课程“共同体化”、课程创造化、课程信息化,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深刻反思与全新认识。
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事业。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课程人性化”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它提醒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各自的人格尊严与个性差异。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要注重其情感发展、价值观塑造和个性成长。例如,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体验中成长,让教育充满温度与深度,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陆敏杰)
崔允漷所长所说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学“新”在哪里》有一部分是新教学将深化教学改革,其中的强化学科实践我尤为有感触。就英语这一门学科而言,似乎并不需要有什么实践活动,然而并不是这样的。三年级的英语第一个大单元讲的是人际交往,所以我们应该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要多运用,多实践,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学会这一知识点,而不是学“哑巴英语”。所以,后面我们不能仅仅是教知识,而是应该要让学生用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更实用的技能。(吴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应运而生,旨在引导教育实践走向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向。新课标的推出,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强调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即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潜能。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合作学习、项目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高级思维能力。(杨慧娟)
“新课标新在哪?新课标新了什么?”阅读完这两篇文章后,我脑海里先出现的是“教书育人”四个字,刚接触工作时我以为教书是教书,育人是育人,但新课标却从各个细节告诉我们,教书育人是一件事,教书和育人是同一个目标。就拿语文为例,我认为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了可以沟通,为了能够表达,但同时也是为了拥有审美,学生是极具特殊性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复杂又多变,而素养教学可以是存在于特殊性中的那份普遍性,我们得教好学生的普遍性,陪伴他们去体味真善美,带领他们去探究思辨能力,素养的升华不仅是班主任工作,更应该渗透入学科教学,教学不是应付小学题目,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要如何解决的能力。(袁晨曦)
读张华《新课标,新在哪儿》有感:张华老师分析了课程改革中的“未来教育观”,提醒我们培养学生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善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对他人和社会责任感的能力。让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急于求成,思考过于简单,只在皮毛上做表面功夫,应该静心深入思考教材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连接,使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是活的,是有现实性和未来性的。腾出时间来深入思考,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有学习和思考的动力。这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跳出象牙塔,了解历史也关注现实。(杨露)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理念,以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这有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教师面对新课标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关注学生需求并积极参与培训和研讨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俞培琪)
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明确核心素养。崔教授指出,新课标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首次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观要让课程目标始终聚焦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周秋冬)
新课程的“新”也体现在评价任务的新。从评价任务来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将评价放在目标之后,就像为教学目标构建了一道检验防线。有目标却无评价,教学便失去了方向指引,沦为盲目行动,教学活动便会有些许散漫。而强调课堂教学应目标意识强烈,让我们清晰认识到目标与评价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通过在目标后设计评价,可以对目标进行核查,避免目标的假大空,确保目标切实可行、符合教学实际。而且将评价任务嵌入学习过程,能够保障教学评的一致性,使教学流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紧密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碎片,而是有序、有效的系统工程。(季鑫鑫)
崔允漷的观点让我对新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新教学之“新”在于理念的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素养培育为核心。教学目标不再单一,而是多元且整合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更强调情境性与实践性,让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符号。新教学注重评价的多元,不只是成绩定优劣。这让我意识到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要积极适应,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陈丹蕾)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这要求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它通过整合相关知识内容,构建大单元框架,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孤立、缺乏联系的弊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数学,提升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还强调知识的应用,通过设计情境任务,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沈洁)
新课程的“新”:读了几位老师的 文章、我觉得新课程语文与以前有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框架是全新的,语文的新课程涵盖了以前语文教学大概的基本内容,并作了相应的补充和扩展。其次是素质教育更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途径,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总目标,因为学生成长是一个过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感与态度的价值观形成,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都是不同的,存在个体差异。(张星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不管是哪一类,它都应该体现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整合的知识形态,二是用实践的方式学习。我们要做到的是学科的渗透,学科的拼凑,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超学科主题学习。比如: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对主学科来说,是学用结合,“用中学”;对辅学科来说,侧重在“用”。(潘飞)
新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同时,新教学强调课程整合,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历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工具,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价量规转化为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活动,体现“表现性任务”的累积性以及核心素养的进阶性和发展性。(陈佳慧)
- 上一篇:平师育韵第5期 | 耐心呵护 陪伴成长
- 下一篇:第八周线上学习资料及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