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学习资料:让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结伴同行
日期:2022-10-24 10:49:35  浏览量:668

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结伴同行

——以合肥市青年路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开展为

翠银

要: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学校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学校如何去落实需要教育智慧为落实好劳动教育学校通过设立课题让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结伴同行让选题指向学校实际问题解决让研过程为课程建设的过程让研究成果成就劳动教育育人之道

键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就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提出指导意见

作为基层学校如何按照《意见》及《纲要》精神创造性地落实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凸显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面对新的课题我们决定以研究为引领让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结伴同行以研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完善研究成果带动学生教师共同成长

以课题研究带动实际问题解决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怎样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将国家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问题《意见》中提出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同时强调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如何统筹劳动教育与学校其他活动包括学科课程的关联?需要综合思维统筹规划

其次是针对我校学生在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我校地处城市中心学生大多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物质生活的相对优厚使不少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会劳动没想过劳动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怎样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手脑并用出力流汗的劳动实践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及思考我们认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核心和统领而体系的建设单靠个别教师和领导的力量无法完成于是学校决定通过设立研究课题聚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以研究来推动我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

青年路小学银杏苑校区很小整个校区只有一幢教学楼12个班级505名学生29名教师占地面积仅4962平方米但是传承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建有一块种植基地还有几位对专业有追求且具有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小规模校区也便于教师将课题研究紧密联系日常教学同时青年路小学是同一法人多校区办学研究得出的成果可以在集团内起到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各校区的整体发展

于是学校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研究团队带领教师聚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申报了省级课题希望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整体思考科学设计初步形成可供实践的科学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方案

让研究过程成为课程建设的过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修正”的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强化课题与各学科教学德育工作等的紧密结合

(一)以教研共同体打造学习共同体

为加强统筹整体推动研究与实践的同步学校负责人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和班主任(兼劳动课教师)为课题核心组成员各科教师都是课题组成员学校全员参与组内分工明确总务处负责协调场地和物资保障大队部负责

班级活动整合和学生活动组织教导处负责教师培训课时保障和课题研究总协调教研组负责课题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实施以及问题的交流与反馈班主任兼任班级的劳动课教师负责协调班级课程和劳动活动的组织以此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学科教师作用合力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活动这样的分工让学校所有人员都目标清晰地投身研究与实践中形成学习培训实践研究的教研共同体

为让课题工作计划活动过程及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及时传递到每位师生学校在网站上开通“种趣”专题交流平台借助这个信息平台课题组成员在学习研究中思考交流收获成长真正形成了学习共同体

(二)构建课程方案摸索实施策略

课题研究中我们以那块原有的种植基地为“实验田”在全校征集基地名称最后定名为“趣园”同时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在种植基地中分一块“责任田”在各班级给自己的“责任田”设计牌匾起名挂牌等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土地和劳动的亲近感研究团队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的起点这也成为学校开展创新创意劳动实践的开始学校围绕资源的整合开发进行了专项研究我们从学校现有的“四周五节”——爱心周民俗周创意周英语周播种(收获)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设计中梳理出与劳动创造有关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成为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初稿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清明前后的播种节和中秋前后的收获节让学生体验种植的快乐感知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播种的意义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幸福生活的意识新年到来时聚焦劳动教育的创意周设计开展了“蔬菜水果变变变”手工艺品创意大赛学生对各种蔬菜水果进行创意加工做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在他们灵巧的手中一个个原本普通的蔬菜水果变成一件件令人惊叹的创意品——这既是动手又是动脑是创造精神的培养小小趣园是学生的开心劳动基地学生在这里清理平整菜地挖坑撒种定期浇水采摘果实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又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形成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在劳动中感知劳动的乐趣并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各学科教师也围绕趣园开展了劳动教育与本学科教学的关联研究如语文组设计开展了“畅想趣园”手抄报比赛“吟诗作画赞趣园”等系列活动;数学组选教学内容中年月日面积质量等相关的知识通过让学生查询各类种子的种植时间计算田地的面积与种子数量统计种子的发芽率称出果实的质量等活动将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学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加强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时也极大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美术组结合三年级美术“豆画”的教学让学生采集趣园果实制作出精美的豆画作品在一份份创意无穷的作品制作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在市“素质教育大舞台”艺术节活动中音乐组以趣园为题材创作的诵读节目《田园之乐》荣获一等奖

课题研究使劳动不再是简单的出力流汗课题研究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基于反复的从研究到实践再到研究的过程最后课题组统筹各班级各年级特点和课程目标设计出有梯度的学校整体劳动教育计划和种植方案形成学校校本劳动教育课程雏形一年级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常见植物的种类二年级学生学会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如拔草浇水等四年级学生学会常见蔬菜的种植方法并学会给爬蔓蔬菜搭架子六年级学生学会花卉和蔬菜瓜果的套种基于此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得以序列化

(三)建立支持体系保障课题研究和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为提升教师的方案编写能力和活动开展技巧学校建立了“青芽儿”校本论坛教研分享机制成立了“青青趣悦坊”读书交流会形成了“艺友苑”师徒互助学习制度这些学习培训方式让校园充满了温馨的互帮互助氛围让校本教研有了活力

课题研究还调动了家长的资源为让家庭也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场所让热爱劳动成为每个家庭的良好家风让家长能主动带动孩子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课题组在研究借鉴兄弟学校已有经验基础上成立了趣园暑期家长义工队伍安排家长与孩子一道到校园定期为蔬菜除草浇水并参与学校蔬菜的义卖等实践活动为提升研究与实践的专业性学校聘请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做学校课程导师给师生做科学种植的教学实践指导把劳动与信息科技有机结合;邀请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到校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和药材种植指导;学校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把基地延伸到高校的校园和展馆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每年的“最美青小”评比学校会大力表彰弘扬劳动实践团队的案例和事迹在评价上促进研究与课程的推进

研究成果成就劳动教育育人之道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学年活动计划与方案及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序列构建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以三年级课程体系为例(表1)“走进趣园”“蔬菜乐园”“瓜果世界”“认识农具”四个主题分别以“认一认走一走做一做晒一晒问一问”为活动方式逐步开展有梯度的深度学习与实践以问题为引领通过问题生成代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

1劳动实践校本课程体系(以三年级为例)

 

单元主

动一

动二

动三

动四

动五

年级(上册)

进趣园

一认:知道园的历史布置

一走:实地参观趣园

做一做:制作土地证承包责任田

晒一晒:画趣园地图

问一问:你还了解趣园什

蔬菜乐园

一认:介绍边的蔬菜

一走:到园辨认蔬

一做:炒一蔬菜

一晒:制作一张蔬

问一问:关于蔬菜你还有什么问题?

年级(下册)

瓜果世界

认一认:介绍边的瓜果

一走:到园辨认瓜

一做:做一盘水果沙拉

一晒:创

意造型:水果变变变

问一问:关于瓜果你还有么问题?

认识农具

认一认:认识具的种类和作

做一做:用具到趣园亲手实践

画一画:学习用农民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农民用农具劳动情景

一晒:发明一种新农具并画配上文字解

问一问:关农具你还有什问题?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可以实现:在认知层面初步懂得劳动的重要意义懂得劳动创造幸福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在情感层面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以劳动为乐的风气正在形成;在能力层面学会部分劳动技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工具具有初步的劳动本领;在行为层面劳动正在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成为一种行为模式

聚焦劳动教育我们的课题研究秉持“制定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小结—再修订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小结……”的路径使课题研究的成果很好地服务于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与实践反思中逐步优化课程方案积累转化经验提高教研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研究成果还辐射运用到集团其他校区的劳动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课题研究让校园变得有了活力也让学校找到了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