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师育韵第12期 | 小满胜完全,教育需平衡
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 袁晨曦
“小满胜万全”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表达了一种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小满”原指节气,象征着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尚未达到顶峰的状态,而“胜万全”则意味着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已经感到满足和幸福,不需要追求极致的完美。这句话提醒我们,生活中不必事事追求完美,适度的满足和平衡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安宁。就像小满时节,作物虽未完全成熟,但已经展现出丰收的希望,这种“未满”的状态反而让人充满期待和感恩。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小满胜万全”也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帮助我们学会欣赏当下的美好,珍惜已经拥有的,而不是一味追求更多。我认为,作为教师,从教育的角度上也应该学着去深刻理解“小满”的启示。
一、小满就好: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教师的工作不是追求学生的成绩或完美表现,而是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潜力,教师应尊重这种“未满”的状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成果,只要前后有变化,有进步,就把这份进步记录下来,展示给全班同学,这种对“优质变化”的认可,不仅给了学生明确的努力方向,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起“赚大钱”“考大学”这样漫长的人生目标,学生更会对“我认真了就会被表扬”这样的“即时成果”而努力。
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达到某种“完美”的标准,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学习本身不是为了做学者,而是教导学生捕捉信息、辨别信息,运用信息,通过学习这个过程来学会各种生存技能,或者是拥有“学会学习”这个技能。他们都会长大成人,我们要让他们好好长大成人。
二、小满就好:适度引导,留有余地。
教学中,教师不必事事追求“万全”,而是要学会适可而止。育苗浇水太多会淹,晒得太久会干,施肥太多会烧,过度灌输或干预可能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答案不重要,走向答案的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教育不是以答案为目的,而是以引导的过程为重点。
教师只需为学生提供适度的引导和支持,同时留出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山水画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有留白,留白给人们的想象力留下了无限发展的空间,留白之处自有教育,孩子有了更宽松的成长空间,才会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小满就好:知足常乐,享受教育。
教师的工作常常充满挑战和压力,但“小满胜万全”提醒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珍惜教育中的点滴成就。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份成长都是值得庆祝的,不必因为未达到某种理想状态而感到焦虑或失望,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每天都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周一早上,学生戴着自己手洗的蓬松干净的袖套来上学,我欣赏于她的勤劳爱干净;在相同阅读题中,学生比从前多出几个答题点,我赞美他的勤奋爱思考……每天都有无数可以赞美学生的点,这些小点也是我们日常教育的成果。
四、小满就好:尊重差异,包容不足。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低年级的孩子学不会“加减乘除”很正常,高年级的孩子没办法“过目不忘”地背书也很正常,作为教师要接纳学生的不足,更要尊重他们所处的阶段,我们要像小满一样,接纳学生的“未满”状态,用包容和耐心去引导他们。也要多通过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
五、小满就好:有所追求,但不苛求。
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但不必苛求自己成为“完美”的教育者。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我们也会有准备不足和遇事犯错的时候,适度的自我要求和自我接纳,能让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职业状态。
总之,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在教育中,只有学会欣赏“未满”的美,才能从容地去陪伴学生成长,同时也要学会享受教育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态度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也能让教师自身在职业中找到更多的意义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