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不觉天涯远,沧笙踏歌再向前。以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以减负提质增效为目标,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量为重点,内化教学常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本学期,教导处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落实“双减”政策,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我校实际,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业务上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1.持续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辅导学生、教学评价五个环节入手,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和作业质量。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青蓝携手、专题培训、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演练、教师素养竞赛等形式,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助力教师成长与团队协作。
3.筑牢并深化教学常规管理。细化备课、教学、批改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尤其重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与实效性。
4.高度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明确教研主题,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研究方向,组织校内教学研讨活动,推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5.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精心策划各学科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逐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品牌活动,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平台。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升课堂质量
1.定期召开教学会议。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传达教育局及学校的最新教学要求,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布置工作任务,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各组长需分享教学进展与经验,提出教学管理建议,教导处针对教师行为中的不规范现象及时纠正,并制定整改计划,形成高效的教学工作机制;每次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并及时传达给全体教师,跟踪工作落实情况,强化执行效果。
2.优化备课与反思机制。制定集体备课计划,要求学科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备课,明确备课目标,重点研究教材重难点和教学方法。鼓励备课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设计,结合学生学情优化教学流程,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案;总结课堂教学成效,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内容应详细具体、具有针对性。建立反思成果展示机制,优秀反思案例在教研活动中分享,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学期初、期中、期末组织三次全面教案检查,检查重点包括教案创新性、针对性、反思质量等。对存在问题的教案进行详细反馈,明确改进方向,并在复查中确保整改到位。
3.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制定详细的巡课计划,每天安排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巡课,重点关注教师教学行为、课堂纪律和学生学习状态。巡课结束后,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至相关教师或年级组,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定期开展公开课观摩活动,邀请骨干教师示范教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针对课堂纪律较差或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安排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和帮扶。
4.落实作业管理要求。按照“双减”政策要求,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提倡多样化作业形式,包括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各学科组定期制定作业清单,明确作业设计标准,确保作业内容科学合理;平时组织三次随机作业检查,重点关注作业量、教师批改质量、学生书写规范等。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召开反馈会,并要求教师及时调整作业设计和批改方式;一、二年级以综合测评代替期末考试,设计多样化的测评内容,如课堂作业、看图编故事、古诗文挑战等,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夯实专业基础
1.强化基本功训练。三年内青年教师每周进行粉板字训练,记录训练成果,组织评委打分并及时反馈,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基本功;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包括粉板字、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展示等环节,搭建教师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励教师共同进步。
2.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选拔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通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教学设计培训,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开展校内教学论坛,分享教学研究成果,探讨高效教学策略。
(三)深化教学教研活动,探索高效教学路径
1.明确教研主题。本学期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题,围绕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创新等内容,开展校内教学研讨活动,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改进方案。
2.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涵盖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每学期组织一次质量分析会,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四)丰富多彩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组织学科特色活动。各学科组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特色活动,如语文组开展阅读分享会、数学组举办逻辑思维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鼓励学科组打造品牌活动,如“古诗词诵读大赛”“创意手工展”等,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2.加强艺体学科管理。完善测评方案:制定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的测评标准,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评价学生学科素养。定期反馈优化:在期末组织艺体学科测评活动,及时分析测评结果,为教师改进教学内容提供指导。
正如一粒种子从土壤中破土而出,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耕耘与坚持。教导处的工作,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与追求。2025年春季学期,教导处将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通过系统的常规管理、专业教师培训、创新课堂教学、多元化课外活动及家校合作等措施,我们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向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具体工作安排
(一)2025年2月工作安排:启航春季,规范教学开局
1.制定并通过教学工作计划,明确各学科任务与目标。
2完成学期初的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学工作规范启动。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学科组的协作与经验分享。
4.组织教师进行新学期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培训,确保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5.开展推门听课和课堂巡视,加大对课堂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6.各班整书阅读活动、整班古诗词诵读、英语绘本阅读开展。
7.新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及反馈。
8.教务处进行随堂听课。
9.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正常开展。
10.寒假特色作业评比及微信推送。
11.学科研究中心第一次活动(科学)
(二)2025年3月工作安排:春风化雨,教学改革深入
1.启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促进学科组教师的互动与合作。
2.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快速成长。
3.江城思贤小学教育集团教研共同体活动(北校区)。
4.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继续进行。
5.二年级者整班写字比赛。
6.三年内青年教师粉笔字练习。
7.莺湖悦读·生辉栏目开启。
8.基本功比赛备赛。
9.苏州市小学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比赛与展示活动准备。
10.苏州市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跟进式改进典型案例评选活动。
11.吴江区义务段学校“书香之班”评选准备。
12.学科研究中心第二次活动(语文)。
13.一二三年级整班习字册书写质量评比。
14.苏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共同体联合教研活动
(三)2025年4月工作安排:万物复苏,教研与创新共进
1.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继续进行。各教研组开展一次有质量主题教研活动。
2.部分学科期中阶段检测,质量分析。
3.学科研究中心第三次活动(英语)。
4.青年教师互学互查。
5.二年级整班写字比赛训练。
6.三年内青年教师粉笔字练习。
7.莺湖悦读·生辉栏目2期。
8.吴江区基本功比赛。
9.苏州市小学语文素养立意命题比赛与展示活动。
10.融合教育研究中心平望镇4学校活动组织“教研发展共同体”
(四)2025年5月工作安排:万物复苏,教研与创新共进
1.学科研究中心第四次活动(数学)
2.青年教师汇报课。
3.全校七认真检查。
4.二年级整班写字比赛。
5.莺湖悦读·生辉栏目2期。
6.三年内青年教师粉笔字练习。
7.吴江区义务段学校“书香之班”评选上报。
(五)2025年6月工作安排:夏日丰盈,成果总结与展望未来
1.莺湖悦读·生辉栏目2期。
2.指导教师科学制定期末复习计划,提升复习效率和效果。
3.做好期末考试的监考、阅卷、统分及数据统计工作,同时布置暑假安排。
4.督促教师撰写学期教育教学总结,梳理工作经验与不足。
5.组织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学期教学成果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6.筹备暑期教师培训活动,结合本学期教学情况,确定培训内容与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上一篇:以终为始 笃行致远 ——平望实小期末英语质量分析会
- 下一篇:英语期中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