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在核心素养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探索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施策略、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建立“教研、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型、学习型、讨论型的教研氛围。
三、观察研究问题:
1、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学生回答问题的有效性
四、上课教师、课题及地点:
1.上课教师:朱豫
2.课题:分数乘整数
五、参加人员:高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请有关老师提前安排好课务)。
六、过程安排:
准备会议。(9月14日下午第一节课)
课堂观察。(9月18日下午第一节课六一班教室)
研讨会。(9月18日下午第二节课D幢三楼西面心理教室)
①上课教师说课
②全体教师集中评课
时段和人员安排:(分4个时段,每时段10分钟)
时间段 | 记录人 |
1:00-1:10 | 教师提问:成阳 |
学生回答:张宇婷 | |
1:10-1:20 | 教师提问:裴晶晶 |
学生回答:朱淅园 | |
1:20-1:30 | 教师提问:沈洁 |
学生回答:朱婷婷 | |
1:30-1:40 | 教师提问:徐蓓 |
学生回答:陆敏杰 | |
汇总:唐尧 |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记录
时间段: 记录人:
问题编号 | 问题类型 | 相关分析 |
1.关于“时间段”:填写所观察的时间段编号,如第一个五分钟填上“5”。
2.关于“问题类型”:一、有效:1.铺垫型;2.思考型;3.提醒型;4.其他。二、低效:5.过易的;6.过难的;7.无意义重复的;8.表述含糊的;9.其他。三、无效:问与不问一个样或者问比不问还不好的提问。
3.关于“相关分析”:含问题本身(含提问内容、形式、时机等)的分析及学生回答、教师理答状况的分析。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不必逐个分析。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分时段汇总表
时间段: 记录人:
问题类型 | 个数 | |
有效的 | 1.铺垫型 | |
2.思考型 | ||
3.提醒型 | ||
4.其他 | ||
合计 | ||
低效的 | 5.过易的 | |
6.过难的 | ||
7.无意义重复的 | ||
8.表述含糊的 | ||
合计 | ||
无效的 | 9.无效的 | |
总数 |
时间段:填写所观察的时间段编号,如第一个五分钟填上“5”。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汇总表
问题类型 | 个数 | 所占比例 | |
一、有效的 | 1.铺垫型 | ||
2.思考型 | |||
3.提醒型 | |||
4.其他 | |||
合计 | |||
二、低效的 | 5.过易的 | ||
6.过难的 | |||
7.无意义重复的 | |||
8.表述含糊的 | |||
合计 | |||
三、无效的 | 9.无效的 | ||
提问总数 |
所占比例的统计方法例举:如“1.铺垫型”的比例是指铺垫型问题占“一、有效的提问”的百分比;而“有效的提问总数”的百分比指“有效的提问”占整个“提问总数”的百分比。
另准备:班级座位编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