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相约 “研”续精彩
——平望实小语文各教研组举行第三次教研活动
一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简讯
这次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活动是连续性的。
10月13日,我们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主要是进行关于作业设计方案的探讨。
首先,我们学习了相关文件,了解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作业设计具有开放性、基础性、延展性、实践性和评价性等特点。然后,我们进行了组内分工,让组里的青年教师尽数参与。由周梦婕负责: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作品说明(包括目标描述内容架构,意图诠释。);由徐雨秋负责:作业目标设计;由陈杨和翁吴倩负责:作业内容。
本次活动是整个作业设计活动的起始环节,后续有跟进的活动,16日完成一份单元成品作业设计初稿。
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简讯(3)
10月13日周五下午二年级语文老师在二年级办公室开展了第三次语文教研活动,二年级老师均参加活动。活动主要是围绕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到第八单元的各知识点进行归纳。首先由组长进行四个单元知识点的讲解,接着由各个老师进行补充,并讲述自己是如何在课堂中渗透这些知识点,让年轻老师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中得以实践,加速自己的成长。
创编童话趣味多,争做童话小达人
——三年级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
童话是充满奇妙创意的美丽世界,可以唤醒人们的梦想和希望。——雷·布拉德伯里
10月18日上午,三年级语文组开展教研活动,由童滢老师执教三年级习作教学《我来编童话》。在缤纷梦幻的秋日里,我们跟随童老师,跟随三(3)班的孩子们走进了奇妙的童话王国。
上课伊始,童老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整体回顾了单元所学,重温了童话特点,快乐地分享自己读过的童话,极大地奠定了本次习作情感基础。童老师创设“争做童话小达人”的情境,激励学生争夺童话小达人勋章。学生在这一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习作的学习中。借助童老师出示的三组词语,孩子们大胆想象,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描述出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根据学生的回答,童老师适时提示点拨,促使他们发现三组词语的特点——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为尽可能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素材,便于学生展开想象,童老师提示学生出示的词语可以自由交叉组合,形成多样的故事情境,还可以补充更多的角色,如此,充分打开了学生创编童话的思路,助推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接下来,学生借助学习单,四人小组选择词语,进行童话口头创编,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创想,沉浸在共同编织的奇幻童话世界中。在充分练说后,童老师邀请学生上讲台向大家口头说一说自己小组创编的童话。孩子们小手林立,跃跃欲试。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彼此交流就可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课后,童老师先根据习作教学要求和童话故事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学情进行了说课。全体语文教师随后集中评议交流,对童老师扎实的语文功给予一致好评,对依据课标精神呈现出新样态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大家也提出了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四(上)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集体备课,四年级组语文教师们一起研读了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依据单元要素,把握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梳理了三篇课文的教学要点和教学建议,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了铺垫。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 教学要点 | 课时 | 教学建议 |
9 古诗三首 | 本课描述了深秋时候,黄昏江边的景色、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和雪梅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 | 2 |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
10 爬山虎的脚 | 本课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 2 | 1. 通过朗读,感受爬山虎脚的美。 2.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 动、形象。 |
11 蟋蟀的住宅 | 本课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 2 |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
口语交际 |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 1 | 1.通过游戏,看短片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小组合作法去讨论制订解决近视问题的办法。 |
习作:写观察日记 | 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观察日记。重点是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 1 | 1.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把握观察的方法。 2.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 3.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4.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
语文园地 | 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是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词语运用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积累表示气象的谚语。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气象谚语。 | 1 | 1.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 2.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
本次活动,老师们相互合作,不仅磨练了思维能力,优化了教学能力,也在整个教研组内形成了群策群力、切磋琢磨的积极氛围。
五年级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简讯
9月26日上午第一节课,五语组全体成员齐聚五9班,进行本学期的第三次教研活动。
首先由张婷老师执教《猎人海力布》,张老师抓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故事,课上张老师通过发挥想象、转变身份、添油加醋、设置悬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气氛轻松活跃,师生都有所收获。
课后张老师总结了上课的要点,接着,由1到10班语文老师交流自己的听课体会:张老师准备充分,课上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紧扣语文要素,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最后张老师总结:通过语文教研活动,可以让老师们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收益颇丰!
“语”你相约 “研”续精彩
——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月20日上午,潘丽英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 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集体备课
在研讨课前期,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对《金色的鱼钩》这节研讨课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注意事项等各抒己见,出谋献策,最后优化达成共识,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课堂呈现
课堂上,潘老师首先以小说主题引入课题,通过说内容、理情节检测预学情况。接着潘老师从教学目标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导语进行了梳理和理解,明白要根据对话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感悟人物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梳理内容,感悟语言和心理描写对刻画老班长形象的作用。
课后研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对这节课进行研讨交流活动。由潘老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说课和教后反思;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分别从目标完成、环节设计、学习活动、方法指导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交流探讨,针对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见解,为课堂的改进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将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