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学习资料:大维度让教学“活”起来,有效培养高阶思维
日期:2023-10-18 13:18:02  浏览量:2

大维度让教学“活”起来,有效培养高阶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在思考,却很少去给自己的种种思维过程进行区分或命名。如果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就需要更多地觉察我们的思维技能,以便帮助学生更明确地把握和发展不同的思维技能。
美国资深教育咨询顾问与培训师布鲁斯先生在《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一书中从5个维度对高阶思维这一极为抽象的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清晰具体的界定,把高阶思维技能做横向的维度划分和纵向的分层包括 :
5个维度:相关性、丰富性、关联性、严谨/专注性、迁移/递归性;每个维度都包括3个层次:理解信息、概括洞察、发现应用;
    且每个层次都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去落实高阶思维培养:一是提出有利于发展高阶思维技能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具体问题,能帮助学生熟悉发展特定的思维技能。
    二是借助图形组织器来促进高阶思维技能发展。提供相应的图像组织器,可使思维可视化,让学生看见如何运用特定的思维技能。
以上,形成了一个5x3的矩阵,组成15种高阶思维技能。
本篇选取其中2个维度介绍具体策略,助力教师有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发展丰富性,培养高阶思维

丰富性是高阶思维的一个维度,高阶思维赋予人一种特殊的丰富性:首先,丰富性意味着多样性、多种视角,以及宽广的范围。其次,丰富性引领我们进入广阔的艺术领域。最后,丰富性指向品格、道德和价值观。

学生若拥有“丰富性”这一高阶思维品格,就将体会到思路广阔、丰盈满溢。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教师能更多地看见课堂中学生的多元化特点。当教师真正地认识到,教育不能像“均码衣服适合所有身材”那样,就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大幅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并转变教学观念。

当课堂中学生的多元化特性得到恰当的重视,不同学生之间便能激发彼此的思考,令每个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并实现转化。在学校,教师越是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考,并看见学校内部本来就存在的多元背景,尊重学校现有的多元背景,就是在促进学生练习运用高阶思维。

在教学中发展丰富性,能推动学生思维进阶,培养高阶思维。教学中发展丰富性,培养高阶思维的具体实操方法示范如下:

1.理解信息——分类|整理|排序

学生通过对所学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排序,能够看到学习内容的全貌,因为它向学生展示出了广阔的图景。学生看到广阔的图景后,便能体察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内涵,而这有助于学生自己提出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价值的问题。

事实上,分类、整理和排序能够帮助学生展开思考,理解所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运用这三种思维技能,学生能够结合学习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可以运用分类、整理和排序技能来处理信息,组织信息,进行分类,判断信息的优先级,以理解信息本身及信息传达的含义。分类指把信息组织成若干个集群,并给这些集群命名。

整理指把眼前的信息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聚集。排序指判断信息或信息集群的优先级,比如这个最重要,那个比较重要,而其他的都不重要。分类、整理和排序都是用来理解眼前信息的方法。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要锻炼学生的分类能力,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材料进行分群、分组,并对分出的类别命名。以下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完成分类、整理和排序任务:

这些事件或信息可以分为五个或六个类别吗?如何分?

你会给这几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取什么名字?
你如何进行分类,以保证每个类别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哪些类别(集群、小组)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关于这个议题,按照影响程度或重要性大小,你可以对这些不同的类别进行怎样的排序?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矩阵图是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最有力工具。当一列中出现了两个或三个数据时,就可以拟一个标题。随着出现的数据越来越多,则可以调整标题,使之更加明确和清晰。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类别之间寻找共性,创建一个二维矩阵,让每一行与每一列内容都形成一个类别。矩阵图可以揭示出信息的内在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2.概括洞察——视觉化|想象

视觉化和想象的思维技能属于概括洞察层面,它们能够将词语和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画面,展示出其中的丰富内涵。这使思维不拘围在已知范围,而是更进一步,产生全新的图景,创造出丰富的延伸意义。

这个层次的思维交互把丰富而复杂的理念转变成实际、真实、可视的形象。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为了鼓励学生发展视觉化与想象的思维技能,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给出一些相关思维提示。以下一些问题和提示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化和想象技能:

如果当初故事中的人物选择了另一条路,后来会发生什么?

(故事进行到一半)基于目前的情节发展,请创作出结局。
 画一幅画,来表达正义、自由或多样性。
如果南部联盟赢得了美国内战,美国人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畅想一下,10年以后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双T图图形组织器能很好地锻炼视觉化和想象思维技能。它包含三栏,分别是“看起来”“听起来”和“感觉起来”。换言之,就是先拿出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美国殖民地时期,然后提问学生:“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听起来是什么样子?感觉起来怎么样?”

 

3.发现应用——创造|创新|发明

创造、创新和发明思维技能是学生在掌握丰富材料后产出新事物时表现出的能力。

创造、创新和发明是将许多信息、概念和方法混合组织起来,直到出现新的事物。从某些方面来说它们类似于解决问题的技能。

创造、创新和发明能够扩充思维的边界和体验范围,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一个人越擅长处理多元化的观点和想法,就越有可能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创新和发明,教师有时需要提出比喻式的问题。这是因为比喻让大脑在不同事物中发现共性,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联系。那些能鼓励学生“跳出条框”进行思考的问题最好不过。以下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开展创造、创新、发明:

如果你只有x、y、z,如何创造出a、b、c?
除了依靠进口石油,或在国内保护区开采石油,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你可以用什么比喻来向别人解释这个概念?

得到这个结果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
这个问题有哪六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灯泡图形组织器有利于学生找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从中选出最具创新性或最有帮助的解决方案。在灯泡中间,写下问题、议题或关切事项。然后,在灯泡外面的辐条上写下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这一头脑风暴过程中,不用剔除任何想法,在完成之后再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对某些方案进行拆分组合,以创建最佳的解决方案。

 

强化迁移/递归性,培养高阶思维

迁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从一次事件或经历中提炼出经验或原则,并判断它们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中的作用和应用。教师常常会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缺乏迁移、递归的特性。

当我们把科学、数学、艺术囊括在课程体系中,不是把这些科目本身作为目的,而是要问一问,我们可以从这些科目中获得什么独特的性质、架构、探究模式,并应用到其他情境中?当我们做出这种基本理念的转变后,就会使自己的教学发生改变。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学生会在不同场合迁移运用他们的学习收获。

迁移思维的一个关键在于,学生需要有能力从一次学习体验、事件或个人经历中提炼出原则、概念或模式。如果没有这个步骤,学生很难把过往和当下的情境联系起来,因为不同情境的外在具体情况看起来确实千差万别。

如果要鼓励学生发展迁移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努力思考,把迁移的思维过程分解为小步骤,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理解迁移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强化迁移/递归性,能推动学生思维进阶,培养高阶思维。具体实操策略示范如下:

1.理解信息——分析

分析(analyzing)的思维技能帮助人们分解审视有关内容,或从中建构概念、梳理主题。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某个视角来审视整体中的不同部分,或审视材料中出现了什么新概念或主题。这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主要部分与细枝末节,并注意到有什么特定的主题和概念贯穿在不同的部分

在迁移思维中,最基本的技能是把材料拆分开来,审视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个基本技能,学生就无法看出什么元素可以迁移应用,它们在将来有什么用处,也就无法发展迁移的思维。

要培养迁移的思维,并不取决于细枝末节是否记得牢固,而是取决于如何从细节得出推论。只有从细节中概括出来的经验和意义,才能同个体的生活及未来建立联系。

对很多学生来说,涉及迁移的思维技能掌握起来并不轻松。如果教师能将分析的步骤分解开来,便于学生理解,那么就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析。或许,教师也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或示范完成一系列步骤。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人在分析的时候,往往需要“缩小视图”才能获得更广阔的视角。虽然细节是强有力的支持依据,但人在分析时不能局限于只看到细节,而是要重点思考这些细节能够支持什么。以下一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技能的发展:

这个概念包括哪些主要元素?

这个故事包括哪些主要部分?这一幕呢?这一个场景呢?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出现了哪些一以贯之的主题?

这个故事的转折点在什么时刻?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在什么时刻?

发生这种情况的五个基本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细节能够支持你的想法?

你以前在哪里曾经遇到过这个概念或主题?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下图所示的概念地图(concept map)是一种有助于进行分析的图形组织器。在图形中间的圆圈中,写下学习材料或分析对象的主题。在周围的小圆圈中,写下分析对象的组成部分、模块或要素。在小圆圈外围的辐条上,添加具体细节来支持小圆圈里的内容。对许多学生来说,这种可视化的图形组织器有助于他们开展分析思考。

 

2.概括洞察——类比

类比(making analogies)思维技能是指把新概念、新主题或新想法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出其不意的类比往往表明一个人具有高阶思维。此外,类比技能也是分析技能的延伸,一个人越擅长分析,就越能做出体现深刻思想的类比。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进行类比检验了一个人是否能妥善分析并理解信息。类比就好像一座桥,有利于学生把眼前的概念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未来生活中。学生如果想要做好类比,就必须努力从信息中概括出自己洞察到了什么,并将这些洞察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当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技能时,不应只看学生做出了什么类比,还要关注学生所做类比背后的思维过程。一般来说,类比着重强调两种事物之间的共性,并通过已知事物的某种属性来了解未知事物。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理解进行类比所运用的思维过程和所发现的共性。以下一些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类比思维技能:

它让你想起了什么别的东西?

这和我们上周学过的内容有什么相似之处?

甲事物为什么像乙事物?

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你以前什么时候曾有过这种感觉?

如果你需要向低年级学生解释这个概念,你可以怎样类比以帮助他们理解?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下图中用于进行类比的图形组织器乍看起来非常简单,左边写下一个概念、主题或想法,右边写下它像什么。使用该图形组织器的关键在于,要在两个概念框下方的“原因”框中写明类比依据。

因此,学生在运用时要写下他们对这个类比的理解呈现其进行类比的思维过程。“原因”框中的内容不仅能展示学生对概念、主题的理解程度,也能反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发现应用——迁移

迁移(transferring)思维技能,帕金斯和福格蒂所说的“高路迁移”是迁移思维维度的终极阶段。这种迁移能够帮助学生把科学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和流程运用在历史或地理课堂中。当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如何完成某个任务,然后在家里迁移应用,或与同伴一起运用时,学生的迁移技能便能得到锻炼。

学生掌握迁移技能后,便能够回忆起多年前学过的东西,并把它运用在当下生活的新情境中。在乍看关联微弱的不同情境中发现可应用的元素,正是迁移思维的意义所在。

它需要大脑在面对纷繁的事物时自由想象,以建立其间的关联。学生越是能够娴熟地进行迁移,就越能从学习或从具体事务中得到收获。

迁移运用知识并不是一项容易掌握的思维技能。帕金斯坦率地指出:

“人脑在远迁移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了各种相关研究,但鲜有证据表明学生在严谨的学科知识学习方面产生了远迁移。”

这种现状对教师的引导能力和耐心提出了很大挑战。但我们应看到,学生在掌握了迁移技能之后,就有可能激发出深层次的学习欲望,因为学生终于体验到学习对于自身的益处。而这其中关键的是,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高阶思维来体察到这一点。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知识、技能的迁移应用是教育所要达成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尽管教育工作者为了培养学生的迁移技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迁移仍然是一项难教又难学的技能。

以下一些问题和提示语能够促进学生迁移思维技能的发展:

如果你被困荒岛,那么我们今天学到的东西可能对你走出困境有什么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需要讲外语的国家,那么今天的课可能会对你有什么帮助?

今天的课可能会给20年后的你带来什么益处?

音乐家可能会怎样利用这个数学概念?

假如数百年后太空旅行成为现实,那么我们的学科可能会对那时的太空旅客有什么帮助?

请你描述一下今天课堂所学内容可以怎样运用到家庭生活中。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下图展示了用于迁移的图形组织器。

首先,在情境一同心圆的外圈中,写下一种具体情境或情况;然后,在内圈中写下从这个情境中提取的有用的原则、概念或主题。接下来,在方孔圆的外圈里,写下第二种情境或情况。最后,在方孔里写下情境一的原则、概念或主题如何启发、指导人们应对第二种情境。

方孔里的内容(情境一对情境二的指导意义)看起来是否牵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来自对情境一的分析以及两种情境的类比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职场要求快速多变,职业任务要求多元化,迁移的思维品质逐渐成为对所有学生的要求,而不是少数尖子生才具备的“奢侈品”。因此,教师需要在掌握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引导与发掘学生的迁移思维,进而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同时落地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