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学习资料及感悟(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转向:为思维而教
日期:2024-11-08 16:14:29  浏览量:19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唯一被赋予思维能力的生物,人的目的就是运用这种能力。法国17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人能思想。笛卡尔一言以蔽之:我思故我在。

所有学科教学都应当指向思维培养

近代以来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杜威非常重视思维教学,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思维的训练。”他写过一本书《我们怎样思维》,专门讨论思维教学,这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课堂上你不再关注教材内容,而是关心学生的思维状况。这是每个教师都应攀登的教学高峰,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攀登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教育的第一个任务是培养推理能力。”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都是思维。
    那么,究竟什么是思维?不同的学科视角有不同的定义。智力理论认为,思维是一种认知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认识论认为,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的过程。知识论认为,思维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自然过程。教育学认为,思维是一种认知能力和心智活动,是教育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从思维的过程来看,思维一般包括分析、概括、综合、推理、抽象、评价、创造等。从思维品质来看,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新颖性、批判性等。从思维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等。
    对思维进行低阶和高阶的区分,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1956年提出的。布鲁姆把思维过程划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前三个层次被称作低阶思维,后三个层次被称作髙阶思维。他划分的理由是,后三个层次是在领会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解、整合或是判断的过程,包含了知识的重新组织。

思维是基础教育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

当我们检视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本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元素。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开宗明义,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实“语言建构与使用”,本身也是思维的训练,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其中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就是数学思维。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其中明确提到“思维品质”。
    自然科学学科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自然科学的诸学科,也都无一例外地将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它学科诸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是历史学的思维训练;技术学科培养的工程思维、艺术学科培养的审美思维、体育学科培养的战略思维等,也都是该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不同学科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不同的价值。比如,语文学科主要培养的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等,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培养的主要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科学学科主要培养理性思维(推理论证、模型建构)、创新思维等。人文学科主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技术学科主要培养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等。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思维价值和贡献,就像人每天要吃各种食物,从中吸收不同的养分,每种食物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这也正是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设置的基本理由。学生不是将来要当作家才要学语文,不是一定要出国才学习外语,不是一定要做数学家才学数学,不是一定要当科学家才要学习科学等。正如泰勒所说,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该学科“对于将来非从事本学科工作的普通大众的教育功能与核心价值。”基础教育阶段设置这些学科,是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不同的价值和贡献。

让深度思维和深度学习发生

当前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在思维教学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只教知识,不教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没有发生。或者教师以为教了思维,其实只是记忆和表层的理解,没有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评价、应用、创造、迁移。

二是课堂缺乏深度学习和深度思维。思维的深刻性不够,浅尝辄止,学生不愿意深入思考,满足于表面理解。老师对于概念、定理、工具性知识一笔带过,喜欢讲题和做题,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入理解。

三是课堂上教师代替了学生思维,不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机会。教师问的问题大多是“what”而不是“why, how”,有些问题是教师自问自答。

四是课堂上少数学生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一些学生的思维困顿没有充分暴露,因而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解惑。老师在提问时,总是让那些能够回答出来的学生回答问题。在小组讨论学习时,没有安排个体思考的时间,导致有些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参与性不够。
所以在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为思维而教的理念,进行课堂转向。

首先,我们的课堂应当主要是教思维而不只是教知识。知识会遗忘,思维不会遗忘。知识教学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是思维训练的素材,而不是思维本身。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从教走向学,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方式要从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对话与碰撞;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向发现式学习;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从知识的全面覆盖,转向思维的深度揭示,从关注教授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
    其次,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思维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过程与方法,也就是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与学习策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将解题思路写下来,或者是将所学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建立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甚至让学生做小老师,让学生讲授课程,他必定要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通过让学生写出来、画出来、说出来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再次,我们的课堂要给学生的思维留白。我们的老师要通过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是”与“不是”,“对”或“不对”这样的问题。在提出问题以后,要给学生独立的深度思考的时间,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最害怕的是提问后学生的短暂沉默,甚至将这视为学生或老师的失败,因而不能忍受这种沉默,只好自问自答,快速给出正确答案。对于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先要鼓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由老师点拨总结,这才是思维教学的过程。
    复次,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概念为本的理解性教学。思维的基础是概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讲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在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在概念之上的原理、主题。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习惯于讲题、练题,对于概念往往是一笔带过。如果关键概念讲解不清晰,或者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就谈不上后面思维过程的展开。很多学生的学习问题,归根到底是概念的理解问题。
    最后,我们的课堂要让深度思维发生。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属于回忆与再现、理解与掌握的学习层次,这仍然是低层次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分析与综合、创新与评价,深度学习才会发生,迁移的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出来。
如果思维没有发生,学习也就没有发生;如果深度思维没有发生,深度学习也就不会发生。

学科思维教学例举

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通过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语文教学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就丧失了语文学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功能。
    浙江郭初阳老师的语文课,在讲解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老师除 了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与祖国”的区别,“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诗中写道:“——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如果照这个说法的话,她所用的“祖国”这个词语,好像应当替换成“国家”,更加恰当一点。因为祖国这个文化概念,是指祖辈世世代代所生活的地方,而且包含了所有的炎黄子孙。如果一个美籍华人来读,就出现问题了,“我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海外华人不是。但是,毫无疑问,中国是他的祖国。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国庆的时候有些单位的标语是“庆祝伟大祖国70岁生日”,似乎我们的祖国只有70岁,这也是混淆了祖国与国家的概念。郭老师据此带领学生辨析什么是祖国,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府,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从诗歌生发开来,具有极强的思想性。

让我们再看看高考作文题目。IB课程(国际文凭课程)TOK(知识论)的作文要求是1600字,某年的作文题目如下:
“人们产生知识的方式只有两种:被动地观察或主动地实验,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
“有人说,宗教信仰既不能被理性证明,也无法被理性驳倒。然而,有时这种说法被当做拒绝宗教信仰的理由,有时它又被用来断定信仰是建立在信念之上的。在宗教和不同的知识领域,信念在多大程度上是知识论断的合法性基础?”
这些作文题目本身就具有思维含量和思想深度。
法国的高中会考作文题目(2019):
“文化多样性是否阻碍了人类的团结?”/“承认义务是否是放弃了自由?”同样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我们再看看中国近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一条信息”/“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带你走近_________”(2020)/“可为与有为”/“关于理想”/“论生逢其时”(2021)/“跨越,再跨越”/“青年有担当,青春正飞扬”/“选择、创造、未来”(2022)/“一花独放不是春”/“故事的力量”/“使命与担当”(2023)。
这些题目似乎没有太多可挖掘的思想深度,40分钟内写800字,也就只能写成新式八股文的样子。思维的深度、思想的高度、思辨的角度,才是关键的语文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主要的学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挖掘数学学科的思维高度与深度。比如,老师讲授“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可以进一步带领学生探讨,这些统计概念的背后,隐含的是关于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何种情况下,分别使用这些概念是合理(公平)的?比如,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中位数比平均数要更加合理;比如,评委在给跳水运动员打分的时候,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取其他评委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在计算学生的学分绩点(GPA)时,使用加权平均数就就比较公平,等等。
    比如历史学科在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时候,一般从原因、性质、影响几个方面去分析。原因一般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几个维度分析。性质一般从发动者、目的、结果与影响几个方面分析。影响一般从对内与对外两个维度,具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角度分析。这培养的是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思维、系统思维能力等。
    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从历史人物的功与过来分析,其次是从历史人物对当时与后世的影响来分析。前者培养的是学生的辩证思维,后者培养的是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观。
所以,历史学科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记忆历史事件与人物,而是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地理学科中指导学生学习地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球体,地图是平面,那么,用平面的地图来表达作为球体的地球,会发生哪些变形?应用这些变形的地图对于飞机和轮船的航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将地图中蕴含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说起批判性思维,我感觉我们的基础教育比较忽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些年有所改进,仍有待加强。批判性思维是指全面、系统、审慎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全方位、多视角的独立思考与分析,是基于严谨的推理和论证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自主判断,是敢于质疑,打破禁区,挑战权威的思维品质。其中的视角与归因、变化与联系、归纳与演绎、证明与证伪、局部与整体等方面的思维培养,是我们需要加强的地方。另外,创新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等也是基础教育应当特别重视的方面。

(作者:汪正贵 山东青岛中学、青岛金家岭学校校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于今年4月21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就这一表述看,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一、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在语文课程中的根本宗旨

 2022年版课标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将文化自信列于核心素养之首,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任何课程都包含文化,都是文化的载体。但是,要想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建立自觉、自信的文化意识,语文课程无疑是最好的阵地、最佳的路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自信中的“文化”,不是泛泛的普适意义上的概念称谓,而是特指、专指“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自觉接纳、衷心热爱;是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持久信念、崇高信仰。

“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系与血脉,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同并奉行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革命实践中形成,并在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创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集中体现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追求的文化。其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文化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主题和主要内容。

根据2022年版课标表述,文化自信主要包括文化认同、文化积淀、文化理解、文化参与等几个要素。

1.文化认同。通过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文化认同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思辨的过程,更是一个在浸润和对话中自主建构的过程。

2.文化积淀。就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对富有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经典文本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文本口诵心惟、熟读精思,并能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从而拥有数量丰富、品位高雅的文化记忆。

3.文化理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先进性,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懂得尊重和包容。

4.文化参与。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认同,丧失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积淀是文化自信的有力证明,认同带来接纳,接纳形成积淀,长期积淀使文化自信更坚定、更执着。文化理解是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自信不是迷信,不是盲从,自信是在文化的感受、分析、比较、判断等一系列理解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过程。文化参与则是文化自信的实践表达与行动证明,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文化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致力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植与发展呢?以笔者执教的《枫桥夜泊》教学片段为例。在该教学片段中,笔者围绕“钟声文化”这一核心意蕴,以文化的时间性为纵轴线,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钟声在时间维度上的文化意蕴,体悟其中的人生智慧与生命境界。教学实践证明,要引导学生感悟时间性的文化意蕴,就必须打通文化意象跟学生生活、个体生命之间的管道。从学生对钟声的拟人化想象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打通的可能,也发现了这种打通的路径,更发现了这种打通的无限魅力。由该案例出发,我们大体可以提炼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一些基本路径和策略。

(一)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丰厚文化积淀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以经典的文化文本为载体,在日积月累的诵读过程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枫桥夜泊》的教学,一方面选择张继的《枫桥夜泊》作为核心文本,引导学生多层次、多频度地诵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则是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核心,在时间流的顺逆转换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典文本,形成一个以“钟声”文化为内核的“经典文本群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厚其文化底蕴。

(二)以语言浸润的方式,加强文化理解和认同

所谓语言浸润,就是围绕经典文本,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熟读精思、循序渐进。文化理解和认同,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和植入,而是在语言浸润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般地渗透与融入,是一种柔性的教化、隐性的濡染。《枫桥夜泊》一课,笔者先以当代诗人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为基点,逆时间而上,逐一拈出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宋代陆游的《宿枫桥》等诗句,让学生沉浸在钟声文化的时间长河中。结课时,又反其道而行之,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基点,顺流而下,让学生又一次沉浸在钟声文化的时间长河中。通过这样一种回环复沓式的语言浸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并认同钟声文化的巨大魅力。

 (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形式,推动文化传播

古典诗歌的意象,往往承载着我们民族共同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感悟。因此,意象的感受与分析,总是跟文化内涵的理解连在一起。《枫桥夜泊》这首诗,核心意象无疑是“钟声”,但是要让学生感悟并传达钟声的文化意蕴绝非易事。笔者的做法是,将“钟声”意象拟人化。通过这样一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语文形式,努力打通历史意象与当代生活的管道、古人生命与学生生命的管道,从而实现文化传承的创新性转化。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钟声文化的理解是深刻的,其语言的表达与表现又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应该说,这是钟声文化在儿童情境、当代语境中的一次有效传播。

二、语言运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与载体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具有深厚感情。”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语文课程中的“语言”不仅指社会的理性语言,更是指具体语境中含有个人理解体验在内的言语和优质的母语语感。它是社会约定与主体建构的统一,是共同规则中的语言和具体运用中的言语的统一。

根据2022年版课标表述,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几个部分。

1.语料积累。所谓语料积累,是指在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中,识记、储备并整理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语言材料,这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里的“米”,既指表达素材的储备,也指语言材料的收藏,两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数量、相当质量并且结构化的语料储存,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就会失去基础,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2.语感建构。所谓语感建构,就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强化语言直觉和感受,积淀语言的感性图式,敏化优化语言的生成品质。语感建构,包括输入型(听与读)与输出型(说与写)两大类,这是语言运用的核心。根据王尚文等人的研究,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而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

3.语理习得。所谓语理习得,就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感受并发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在具体语境中体验语用知识的生成过程,并逐渐融入到个体的语用知识结构中,这是语言运用的必要补充。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谓的“语理”,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语言知识,而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是对语言运用规律的自觉把握。

4.语言表现。所谓语言表现,就是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语言意识,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这是语言运用的终极指向,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

语料积累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众所周知,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语料积累以及随之而生的语言实践经验,正是语言运用的量变过程。语言表现则是语言运用的最终目的。所谓出口成章(口才)、下笔成文(文才),既是语言运用的直接体现,也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语感建构是语言运用的核心,一方面,通过语料积累,形成输入型语感;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表现,形成输出型语感。无论是语料积累还是语言表现,其运行机制和操作图式都取决于语感建构。而语理习得是对语感的理性认识,它以隐性的方式影响并提升语感品质。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致力于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培植与发展呢?以邱俊老师执教的《腊八粥》教学片段为例。该案例的教学,指向的正是语言运用。一方面,教师通过想象还原,为学生练习生动的细节描写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又通过互文对比,让学生以一种感性的方式把握“留白”这一语理。无论想象还原还是互文对比,最终都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表达学会表达。由该案例出发,我们大体可以提炼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素养的一些基本路径和策略。

(一)要善于发现具有较高价值的语感图式

从该教学片段来看,邱老师显然已经敏锐地发现了“留白”这一语感图式。留白,从阅读角度看,有助于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体会文本召唤结构背后的深层意蕴;从表达角度看,有助于学生揣摩行文节奏,优化谋篇布局能力,提升文字运用的艺术表现力。要在纷纭杂沓的语言现象中,分析、判断、比较、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语感图式,势必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和语感品质。

(二)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语感图式

作为语感图式的“留白”,不是通过下定义、做判断、辨真伪等概念式的学习加以掌握的,因为语言运用不是某种知识的系统学得,而是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亲切开显,严格说来,这是一种感性把握、感觉认同、感情融入。因此,邱老师的做法不是为学生给出“留白”的概念,而是带着学生在前后对比的具体语境中体验“留白”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细节品味、形象感受、情感共鸣的过程,也是“留白”在语境中自然显露的过程。

(三)要为学生创设内化语感图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丰富的语感经验和充足的语用实践,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不二法门。沈从文的留白,自是其对行文节奏、语言格调的天才拿捏,可谓行所当行、止所当止。邱老师对“留白”的处理,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放手给学生提供一次再自然不过的语言实践机会。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趁热打铁,习练语言文字的运用,一也;绘形传神,进一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二也;虚实对比,感悟留白这一秘妙的独特作用,三也。可以说,这是语感、语理和语言运用的水乳交融。

三、思维能力:内化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2022年版课标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形式中的概念对应着语言中的词语,判断对应着句子。没有词语,概念就无法表达;没有句子,判断就无法进行。同样,语言也离不开思维。理解语言,必须深入到内部思维过程。运用语言,也必须经过思维才能表情达意。

另一方面,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一个人在头脑中思考问题的时候,凭借内部语言进行思维加工。要把思维结果传递给他人,就必须将思维结果转换为外部语言。思维的明晰性体现为语言的准确性,思维的条理性体现为语言的连贯性,思维的形象性体现为语言的生动性,反之亦然。

根据2022年版课标表述,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几种类型。

1.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只是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和猜想;或者,在对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对问题有了某种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产生某种预感。其实,无论是语言理解还是语言运用,都是从直觉思维开始的。

2.形象思维。是指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用直观形象的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是在对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创造、描述形象的思维类型。

3.逻辑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4.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类型。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但却并不妨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辩证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

5.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思维都始于直觉,最终又归于直觉。直觉思维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比较而言,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联系更为密切,都属于人的右脑思维范畴。而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联系更为密切,两者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特征,都属于人的左脑思维范畴。创造思维则是以上所有思维类型的综合与融通,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与核心。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植与发展呢?以孙世梅老师执教的《不留余地的狼》教学片段为例。该案例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预测,实质是一种思维能力,涉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该案例的前半部分,要求学生猜一猜会有哪些动物进入山洞、结果会如何,主要涉及直觉思维的培养;后半部分,则要求学生根据线索猜想故事结果,主要涉及逻辑思维的培养。无论何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在具体而丰富的语言实践中落实。由上述案例出发,我们大体上可以提炼出发展思维能力的一些基本路径和策略。

(一)在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能撇开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相反,只有基于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有效落实思维能力的发展。该案例的学习目标是“预测与推想”这一阅读策略,教学过程也是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逐一预测可能进入山洞的动物、可能发生的结果。而预测训练,实质就是思维训练。训练学生有依据的思考多种可能,这些依据既有来自教材的文本线索,也有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一次预测与推想,都让学生体认到,思考必须从依据出发,不能空穴来风,这是语言理解和思维发展的统一。

(二)尽量展露语言学习过程中所隐含的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是不能直接被看见的,它隐含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之中。要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尽量展露其背后所隐含的思维过程。譬如,当学生猜测狼守在洞口想要等到“兔子和羊”的时候,老师点拨说:“狼最爱吃兔子也最爱羊了。动画片里面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都是它想得到的美餐。”这是替学生说出了预测的依据,也是为接下去学生的新预测提供思维的样式——“预测结论+预测依据”,这就是一种思维过程的展露。展露的过程,使思维可视化、结构化,为思维能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架。

(三)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升思维能力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就需要为学生树立起典型和标杆。这堂课,老师对寓言故事结尾的处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与此同时,老师为学生创设个性化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经验和思考出发,对寓言故事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这是一种借助范例的模仿性学习。有难度、有挑战,但这样的难度和挑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从学生的表达效果看,无论是个性化表达还是创造思维品质,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审美创造:提升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品位的必由之路

 2022年版课标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如果我们将“审美”界定为按照美的取向对事物或艺术品进行领会和鉴别,那么任何课程都要面对审美问题。而语文课程的审美,首先是对语言作品的审美,也就是说,是以具体的语言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其次是以语文的方式进行审美,也就是说,审美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根据2022年版课标表述,审美创造主要包括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鉴赏、审美欲望、审美表现等几个环节。

审美感受。审美感受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朱光潜先生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让学生通过感官感受到语言之美,这需要对语言有较强的感受力。例如,对语言表现出的音乐美的感受,就包括由声韵、平仄、重音、停顿等构成的语音链;对语言表现出的空间美的感受,就包括对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对语言表现出的时间美的感受,就包括对事物发展与运动规律的描写及对自然哲理的思考。由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所直接引发的审美感受,是学生审美创造最基本的要素。它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性形式的一种直接观照,能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愉悦感。

审美理解。它是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深入的回味将语言美的画面在头脑中呈现并直觉把握其意义的过程。学生以自己的审美与语言作品中产生美感的元素互相作用,由此产生浮想联翩的效果及对美的辨别,并获得审美享受。例如,欣赏古诗词中那些大气磅礴的诗句,可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而还原那些描写外貌的词句,可以帮助学生透视人物的性格特征。总之,审美理解使学生对文字底蕴的把握变得更加深刻。

审美鉴赏。它是指学生以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对语言文字的内涵和特征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语言文字的理解过程中,审美鉴赏主要是对文本的真实性、真理性、道德性以及风格的独创性所作的一种价值判断;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过程中,审美鉴赏主要是将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渗透、融入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过程中,并通过人物塑造、环境刻画、情节叙事、意象选择等形式表现出来。

审美欲望。它是指在对语言文字进行相对理性的评价和判断过程中,即在美的认识过程所引发的一种爱的情感。这种情感驱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作品中的语言、形象、情感、思想等产生持续的回味、怀恋和向往。情感永远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欲望使原本伴随着审美感受产生的短暂的情感体验,升华为深刻而长久的审美心境,它是促使学生追求美、创造美,为了美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

审美表现。是指学生在原有文本的启发下,发挥主观想象,对文本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假设、推想、创造的过程。它的出发点是审美感受,并且在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审美感受,它的落脚点是对语言形象、语言意境的重塑。例如,通过对叙事环境的重新构想、人物关系及情节的重新设计,完成对文本空白的创造;通过对外貌、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想象,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般而言,审美过程包括准备、观照、效应和外化等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审美对象——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呈现;观照阶段,是对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形成直接的审美经验;效应阶段,是在脱离了具体的语言文字及作品之后,对审美经验的理性鉴赏与认识,并形成持续的审美欲望;外化阶段,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创造美。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致力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植与发展呢?以梁琳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教学片段为例。在该案例中,梁老师首先放手让学生沉入文本、触摸语言。美感,是对美之感,感受文本、感觉语言、感知文字,这是培养审美素养的前提;其次,在感受的基础上聚焦那些美感特征鲜明、强烈的字眼、语句,所谓美感特征,往往指向一种陌生化的语言现象,如“扎”字的新鲜感、“从不吃惊”的惊异感等;最后,通过比较品评深入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美感。如,通过比较“扎”跟“潜、钻、伸”的不同情味,体悟“扎”的灵动与可爱。由上述案例出发,我们大体上可以提炼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一些基本路径和策略。

(一)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涵育审美素养

语文的美,来自语言文字本身。语言文字既是美的载体,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存在。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中、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乡下人家》所传递和创造的美,就体现在文字形象、文字意蕴、文字情感中。如:“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一切景语皆情语,天地有情、秋虫抒情、明月寄情,这一切,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写照。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二)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中培植审美素养

文字的美,首先来自对文字的直接感受。在教学中,必须唤醒、呵护这种“第一印象”,这是感性的复活。但对文字美的直接感受毕竟是朦胧的、模糊的,因此,审美素养的培养,不能仅满足于这份初始的直觉和感动,还需要注入理性的分析。比如,将石狮子、大旗杆和瓜架、瓜藤作比较,通过理性比较,敏化、深化原初的那份美的感受,进而实现审美创造在感性和理性上的平衡。

(三)在发现美与创造美的统一中提升审美素养

发现美,就是知道“美在此处”;创造美,就是表现“美其所美”。事实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美与创造美往往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因为,如果不能表达出“美在此处”,我们就不可能知道美在哪里,发现也就无从说起,而表达“美在此处”,已经是对美的创造;同理,创造美,一定基于对美的再发现、再体认,从创造美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学生对美的发现。

(作者:王崧舟  出自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青年教师学习感悟

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教学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而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中提到的“让思维可见”、“给思维留白”、“注重概念为本的理解性教学”等观点,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与挑战。这些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思维的引导者。学生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从接受式学习转向发现式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另外,我还意识到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例如在读到文中提到的“IB课程(国际文凭课程)TOK(知识论)的作文要求”时,我发现自己看完后连题目都读不懂,长时间教小学生,自己的知识面也囿于小学的阶层,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在传授知识与智慧给孩子时,自己需具备更丰富的学识与涵养。唯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确保给予孩子的每一滴水都充满营养与价值。(张怡婷)

    为思维而教的课堂是核心素养导向下所提倡的课堂,也是我们每个老师所追求的课堂,如果思维没有发生,学习也就没有发生;如果深度思维没有发生,深度学习也就不会发生,在英语学科中,核心素养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思维教学方面的问题,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的思维展现出来,注重过程与方法,鼓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相信答案不止有一个,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带领学生理解与创新,学生才会将知识进行迁移,这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钱陈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抽象的符号和概念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有用信息,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深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与任务,让学生思考和实践。同时,推动学生从直觉感受到概念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数学内在的逻辑和美感。(朱豫)

    传统课堂往往侧重于知识灌输,而如今,为思维而教的课堂转向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这意味着教师要从知识的搬运工变为思维的启发者。在这样的课堂中,问题设计成为关键。好的问题能像钥匙一样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转向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主动求知的探索者。在思维的驱动下,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与挑战。同时,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深入理解核心素养,掌握引导思维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以思维为核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思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朱淅园)

    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教师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性,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交流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3.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提高思维的灵活性4. 多角度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培养多维度思考能力。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6. 跨学科学习: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孙静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课堂上你不再关注教材内容,而是关心学生的思维状况。这是每个教师都应攀登的教学高峰,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攀登它。”这也提醒我们的课堂,应给学生思维创造空间。通过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当然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给学生先铺设“梯子”,循序渐进地前进。对于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先要鼓励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由老师点拨总结,这才是思维教学的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的修订代表着我国教育进一步落实国家意志,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新课程修订再次强调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具体课程的学习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成为衡量学生的新标杆。此外,“思维”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思维是基础教育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思维,锻炼思维,提升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灌输知识,要学的是思维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方向。(徐旖晴)

    在科学教学中,有一项教学目标是科学思维,科学学的是事实,探究的是未知,靠的是逻辑思维,探究一个问题,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方向,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中之重。思维分为很多种,科学中主要的是逻辑推理,教师要多注重引导,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建构知识框架,让学生的思考不是空想,而是有所依据有所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沈世杰)


   读完此文,深感思维培养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从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对思维的重视,到各学科将思维发展列为核心素养,都体现了其重要性。当前课堂思维教学问题凸显,我们需转变,让思维可见、留白,以概念为本。
 不同学科培养思维各有价值与局限,如语文培养直觉和形象思维,数学侧重抽象和逻辑思维。文中案例也展现了语文课堂思维拓展的魅力,以及高考作文题目在思维深度上的差异。我们应努力让深度思维和深度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真正发生。(苏杰锋)

《为思维而教》这篇文章指出了思维培养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文中从诸多教育家观点入手,阐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令我意识到这是教育的核心使命。在学科核心素养部分,我了解到各学科都将思维发展列为重要元素,但不同学科有不同思维价值与局限,需要在教学中取长补短。当前课堂思维教学问题发人深省,教师应从只教知识向教思维转变,让思维可见,给学生留白,注重概念理解,让深度思维发生,这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方向。学科思维教学例举更清晰地呈现了各学科如何培养思维,如语文的思想辨析,这使我懂得教学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挖掘深度,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引导他们全面、深刻地思考。(刘小丽)
  

读完后让我想到了体育学科思维的培养,它是一种涵盖运动技能、体能锻炼、竞技比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在体育教学中,我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学科思维。体育学科思维的培养,能让学生在锻炼中学会自我挑战,追求卓越。他们在克服困难、突破自我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团队协作和竞技对抗的环节,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沟通、配合,培养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同时,体育学科思维的培养,也关乎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通过学习体育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体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热爱体育,热爱生活。总的来说,体育学科思维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收获知识,享受乐趣,塑造人格,锤炼意志,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雷俊伟)

    新课标指向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着力于教方法,以培养能力,但这很容易让方法公式化,如果学生只是接触公式,却不理解公式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依然没办法得到有效训练。在课堂上要如何进行思维训练?“让思维可见”、“给思维留白”是今日文章中提出的两个观点。立足于语文角度来谈,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一些语言思维化的过程训练,这个过程不应该局限于回答问题,可以多一些体验的活动,比如: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语感,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引导他们在学,在练,甚至是在发现,去创造。惊觉教育任务的革新之大与任重道远,以学生思维训练为主的课堂让 “课堂生成”成为重中之重。(袁晨曦)

    2022年版课标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根据新课标的表述,文化自信主要包括文化认同、文化积淀、文化理解、文化参与等几个要素。其中文化认同指通过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文化认同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思辨的过程,更是一个在浸润和对话中自主建构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课文的学习中强调对中华民族英雄要心怀崇敬,通过各种文学作品传扬英雄,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爱国情怀。(吴雨甜)

 

读了为思维而教这篇文章,我的感触是在数学的课堂上,要通过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互动产生知识的碰撞,多听听学生的想法。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且过早的接触了电子产品,使学生更依赖于外界的帮助,而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王冰洁)